杜修力  

基本情况

 

杜修力,男,汉族,1962年12月出生,四川省广安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一级地震安评工程师。现任新2会员手机管理端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新2会员手机管理端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涉及建筑结构抗震、水工结构抗震、重大工程结构和设备抗震、强震地面运动、土-结动力相互作用分析、计算力学方法、结构损伤诊断等方向。在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及工程应用、工程结构抗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创新性成果,并在一批重大工程建设中获得推广应用。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撰写著作2部,发表论文被SCIEIISTP收录100余篇。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被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所带领的学术团队被列入北京市首批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目前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工程动力灾变重大科学计划项目学术指导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副会长等二十余个学术职务。

 

 

 

 

学习经历

  

1979.9—1983.8

 

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地下工程专业)      本科

 

1983.9—1986.7

 

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专业)硕士

 

1987.9—1990.5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专业)博士

 

 

 

 

 

主要任职经历

 

1990.5—1992.8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力学博士后站博士后

 

1992.10—2001.8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历任高级工程师(92)、教授级高级工程师(96)、博士生导师(97),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结构振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95),中国科学院结构振动开放实验室副主任(96)等职,95年短期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2001.8至今

 

调入新2会员手机管理端 历任防灾减灾学科首席教授(02-04),岩土工程学科首席教授(04-),科技处副处长、处长,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等职。

 

 

 

 

主要研究领域

  

 

建筑结构抗震抗爆

 

 

水工结构抗震

 

 

重大工程结构和设备抗震

 

 

强震地面运动

 

 

-结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计算力学方法

 

 

城市基础设施防灾减灾

 

 

智能仿生算法及其在结构损伤诊断、健康监测方面的应用

 

 


近五年主要纵向项目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J06B02):山区村镇地质灾害与工程防治技术,2007.12-2010.12,正在执行,课题负责人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J27B04):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技术研究,2007.1-2010.6,正在执行,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公共建筑物防爆抗撞”,2006年-2009年,正在执行,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7CB714203):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地震破坏与抗震理论,2007-2012,正在执行,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钢筋混凝土构件大比尺破坏试验与尺寸效应研究”,2009.1-2012.12,正在执行,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2008.01-2010.12,正在执行,项目负责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0325826):复杂介质条件下波动正反演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2004.1~2007.12,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90510011):复杂岩基条件下拱坝-库水系统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与高效算法研究2006.12008.12,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051001):现代预应力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技术研究2005.1-2007.12,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科委项目:“北京地铁火灾烟气控制计算机模拟研究”,2005-2007年,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教委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资助重点项目:“高层建筑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研究”,2004-2006年,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北京市教委项目:北京市创新团队“重大工程防灾减灾”,2005-2008年,结题,项目负责人

 

 


获得的主要荣誉

 

 

高坝抗震分析时域显式整体分析法与场址地震动输入确定及工程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排名第1

 

 

城市轻轨与高架桥梁抗震与减震控制研究及工程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排名第3

 

 

拱坝动力非线性分析和试验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 (排名第3

 

 

设计地震动估计与高拱坝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获得教育部科技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7年(排名第1

 

 

拱坝系统三维动力分析及抗震措施研究国家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8年(排名第3

 

 

复杂条件下高拱坝(300)建设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4 (排名第3

 

 

300m高坝抗震关键技术研究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2年(排名第4

 

 

非线性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6年(排名3

 

 

被中共北京市委授予为首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统战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被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

 

 

被评为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十五高校科技管理先进个人

 

 

带领的学术团队被列入北京市首批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作为带头人的新2会员手机管理端科技处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十五高校科技管理优秀团队

 

 

 

主要学术兼职

 

国务院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土木工程组

 

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工程动力灾变重大科学计划项目学术指导专家组

 

副组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

 

专家

 

中国地震局全国地震灾害评估委员会

 

委员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地震学会青年科技委

 

副主任委员

 

中国高教学会科研分会

 

常务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分会

 

理事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理事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

 

常务理事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

 

副会长

 

中国工程标准化协会

 

理事

 

中国工程标准化协会管道专业委员会

 

委员

 

 

 

 

 

通讯地址          新2会员手机管理端城市建设学部          邮政编码    100124

 

联系电话          010-67391652                            电子邮箱  duxiuli@bjut.edu.cn; duxl@iwhr.com

关闭